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“懒癌患者”的话,那么智能家居非但不是智商税,还是改善生活的“救命恩人”
都说是“懒,是第一生产力”。因为懒得做饭,于是有了某团;为懒得逛街,于是有了某宝;
近几年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迅速,甚至有些人已经提出:在未来,智能家居系统将会像水、电、天然气一样,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,2015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是400亿元,而在今年,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。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计,2023年可能会进一步增至5000亿元。
庞大的市场规模,必然会带来更多选择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如何才能够在这股浪潮中,甄别出自己想要的智能家居产品?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又该如何打破各自为政的“壁垒”?
一看系统能否“稳如泰山”
系统稳定的前提是,要有可靠的“基础”作为支撑,现在市面上的智能家居常用的主要是Wi-Fi和Zigbee两种无线通讯技术,两种技术各有所长,Wi-Fi技术传输速率高,但可连接的设备数量有限,在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容易受限。ZigBee技术支持更多的连接设备数,传输速率较低,但功耗低,可用电池供电,且抗干扰性强,在家居场景中尤为合适。
施耐德电气的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就采用了最新的Zigbee 3.0技术,其设备兼容性和开放性更强,占用网速更小,适用于短距离的智能家居控制。同时ZigBee3.0技术还可为智能家居设备带来更为稳定的使用体验,超长待机,可保证1000小时不掉线。
二看系统能否“广交好友”
“智能家居要“破茧”,从一个独立的单元延展到更庞大的智能家居体系,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物联网标准。”
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,智能家居势必要朝着更开放的方向发展,虽说施耐德电气Wiser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中已形成多种定制方案:全屋智能、健康之家、安全之家,基本全面覆盖日常使用场景,但使用了ZigBee3.0通信技术的它,还能做到更多。
ZigBee通信技术使得智能家居获得更强的兼容性。比如消费者可以通过本地场景开关、智能手机等设备,来实现屋内所有智能设备的远程无线操控和实时云端通信,同时不同品牌的产品也可接入到系统中来,实现互联互通。
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,在未来,如果智能家居具备更强的兼容性,物联网集成化能使得智能家居从单元转向社区,并形成智慧楼宇的基础架构,住户入住时只需选择使用何种智能家居解决方案,而这些方案又都能够被集成到整个楼宇管理系统中。从智慧家庭到智慧楼宇,再到智慧社区……逐步实现全面智能化。

三看系统细节能否“打动人心”
说完技术再来说点实际的,毕竟技术再厉害,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看不见摸不着,可以给用户生活带来便利才是真。如果产品本身既稳定又可互联互通,使用上更为便捷,外观还百搭,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选择它。


智能家居行业正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,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势必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,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更智能的产品,享受更舒适的生活。